■ 文╱果然是大師
印光大師有過這麼一段關於乩壇的開示:
「乩壇所開示改過遷善,小輪迴,小因果等,皆與世道人心有大裨益。至於說天說佛法,直是胡說。吾等為佛弟子,不可排斥此法,以其有阻人遷善之過;亦不可附贊此法,以其所說佛法,皆屬臆撰,恐致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愆。」
經典記載,悉達多太子剛出生不久,父親淨飯王找來阿私陀仙人為他算命,阿私陀仙人斷言悉達多太子將成佛道,果然,太子出家,成了佛陀。算命、占卜,乃至到廟宇向神明問事,即便在科學發達的今日,仍是許多人在對生命茫然疑惑時,釐清狀況、尋求答案的選擇方式,佛教並不否定其中有些許道理存在。
此外,誠如印光大師所說,命理師、乩童對善惡、因果、輪迴等概念的應用,對於安定世道、人心,具有相當程度的作用,是有幫助的,因此不需要排斥,或者嗤之以鼻,免得斷了他人改過遷善的機緣。然而,印光大師也特別提醒,佛弟子對這類作法亦不能贊同附和,因為許多業者只是權巧借用部分佛法觀念以自圓其說,並非究竟的佛法,因此,這類觀念的氾濫,會混淆大眾對佛法正見的認知與理解,而導向錯誤的作法與追求,對生命的提昇與解脫不但沒有助益,反而有害,不可不慎。
那麼,佛法正見是什麼?《雜阿含54經》中,一位婆羅門前去拜訪佛陀,問道:「世尊,我有位弟子,上知天文、下曉人事,而且不論占相吉凶,他斷定誰會怎麼樣、會發生什麼事、做什麼事會有什麼結果,每言必中,請問您怎麼看待我這位了不起的弟子?」
當時,佛陀回道:「我們先別說您的弟子有多麼鐵口直斷。我先問您,您說說看,我們的色蘊、色身是否永恆不變?還是會改變?」婆羅門回道:「當然是會改變的。」佛陀再問:「那麼,我們的受想行識,意即對於外境的感受、認知、心念、想法等,是否永恆不變?還是會改變?」婆羅門也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一樣會改變啊。」
佛陀說:「既然我們的色身不斷在改變,我們的念頭、想法也會不斷改變,導致我們的選擇及作法也會跟著不斷改變,結果也必然有所不同……那麼,您的弟子所作的任何推斷預測,又怎麼可能每言必中?」婆羅門想想,回道:「您說得對啊……」佛陀解釋:「我們的色蘊隨著因緣而不斷變化,受想行識四蘊也隨著因緣不斷變化,所以,關於未來的種種,也隨著因緣而不斷變化,任憑您的弟子再厲害,都不可能完全說中。」
如佛陀所說,每個或大或小的因緣,我們的每個身語意,點點滴滴都會成為改變未來的變數。這就是無常。因此,聖嚴師父說:「當你受到苦難時,相信苦難是無常的,因緣改觀,便是否極泰來。在最黑的黑夜裡時,相信旭日東昇的曙光已經不遠了。有人正在得意的鋒頭上,覺得威風凜凜,不可一世;若能相信無常的道理,處在顛?狀態,也會小心謹慎。所以,只要服膺無常的觀照,任何時刻都不致於絕望,也不致輕易地得意忘形。」
時時與萬法的空性相應,隨順因緣,這是佛法帶給眾生的智慧。然而,若是真的困頓了、挫折了,茫然無依了,別忘了,還是有諸佛護祐,還是有觀音、地藏等諸大菩薩做我們的靠山,隨時可念、可求、可拜,且不求眾生的回報,這是佛法對眾生的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