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若要瞭解某個網頁「離開率」與「跳出率」的不同,請記住以下幾點:
- 對網頁的所有瀏覽量來說,「離開率」是網頁成為工作階段中「最後」的百分比。
- 對由這個網頁開始的所有工作階段來說,「跳出率」是網頁成為工作階段「唯一」的百分比值。
- 網頁的「跳出率」是僅根據由同一個網頁開始的工作階段數計算而得的。
深入探討
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最後一點。假設您的網站有網頁 A 到 C,每天只有一個工作階段,而且網頁瀏覽的順序如下:
- 星期一:網頁 A > 網頁 B > 網頁 C
- 星期二:網頁 B > 網頁 A > 網頁 C
- 星期三:網頁 A > 離開
網頁 A 的「內容」報表會顯示 3 次瀏覽量和 50% 的跳出率。您可能會以為「跳出率」是 33%,但網頁 A 在星期二的瀏覽量不會列入「跳出率」的計算。您可以這樣理解「跳出」:一個只有一次使用者互動的工作階段,而以工作階段為主的分析則會回答一個簡單的是非題:「這個工作階段是否包含多個網頁瀏覽?」如果答案為「否」,那麼考量哪一個網頁與這次跳出有關就很重要。如果答案為「是」,那重點就是工作階段中帶來其他網頁瀏覽的開始網頁。因此,只有在網頁開始了一個工作階段時,這個網頁的跳出率才有意義。
接著,我們延伸這個範例,探討網站上每天都只有單一工作階段的連續幾天內,「離開率」和「跳出率」指標的意義。
- 星期一:網頁 B > 網頁 A > 網頁 C > 離開
- 星期二:網頁 B > 離開
- 星期三:網頁 A > 網頁 C > 網頁 B > 離開
- 星期四:網頁 C > 離開
- 星期五:網頁 B > 網頁 C > 網頁 A > 離開
「離開百分比」和「跳出率」的計算如下:
離開率:
- 網頁 A:33% (有 3 個工作階段包含網頁 A,有 1 個工作階段從網頁 A 離開)
- 網頁 B:50% (有 4 個工作階段包含網頁 B,有 2 個工作階段從網頁 B 離開)
- 網頁 C:50% (有 4 個工作階段包含網頁 C,有 2 個工作階段從網頁 C 離開)
跳出率:
- 網頁 A:0% (有 1 個工作階段由網頁 A 開始,但沒有單頁工作階段,因此沒有「跳出率」)
- 網頁 B:33% (「跳出率」低於「離開率」,因為有 3 個工作階段由網頁 B 開始,並發生 1 次跳出)
- 網頁 C:100% (有 1 個工作階段由網頁 C 開始,並發生 1 次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