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廣告政策更新│不實陳述或行為

不實陳述或行為

我們不希望使用者覺得廣告有誤導之嫌,因此致力確保廣告內容明確且屬實,讓使用者在充分瞭解資訊的情況下做出購物決定。無論是排除產品、服務或商家的相關資訊或提供誤導資訊,所有意圖欺騙使用者的廣告或到達網頁皆不允許刊登。

以下列舉幾種廣告中應避免出現的問題。瞭解違反 Google 政策的後果

缺少資訊

以下列出我們不允許的做法:

 未清楚且明確公開付款方式,以及使用者需承擔的整筆費用

範例:價格、運費等相關收費資訊;利率;滯納金或定期訂閱費;在來電額外資訊中使用高費率電話號碼

 未列出金融服務業務的有效實際聯絡資訊,或是省略有關短期貸款或貸款修改和失去抵押回贖權產品的重要詳情

範例:未列出實際所在地址的銀行、未公開月利率或滯納金的貸款公司

查看金融服務相關規定

 募集慈善或政治捐款時未提供具體說明 (亦即重要的相關資訊)

範例:募集慈善捐款時未列出慈善團體或免稅登記號碼,或未公告政治捐款是否可抵稅

所述優惠不存在

以下列出我們不允許的做法:

 難以在到達網頁上找到承諾提供的產品、服務或促銷優惠

示例:促銷缺貨的商品、已經截止的優惠活動或不實的優惠價格,或者是消費者難以在到達網頁中完成廣告的行動號召字詞鼓勵採取的行動

具體示例:廣告提到「平板電腦新臺幣 $1,200 元起」,但使用者按下廣告後,卻無法在到達網頁上找到售價 $1,200 元的平板電腦

注意:除非您能夠隨著商品庫存或優惠變動更新廣告內容,否則請避免製作廣告來宣傳特定優惠。舉例來說,假設您製作了一則廣告來宣傳某個為期一天的促銷折扣活動,您得在活動結束隔天更新廣告內容或刪除廣告。要是您網站上的商品庫存量或價格經常變動,請考慮製作動態搜尋廣告,因為這類廣告能夠自動根據您的網站內容調整實際呈現的廣告文案。

誤導性內容

以下列出我們不允許的做法:

 對自己的身分或資格做不實陳述

範例:身為大學生卻聲稱自己是合格律師、無照卻聲稱有照的水電工

 利用不實聲明或誇大成效的聲明,誘使使用者期待不太可能達成的結果 (即使實際上有可能發生)

示例:疾病的「靈丹妙藥」、極端減重產品或課程、「快速致富」計劃,或是承諾只要花最少的力氣或投資就能回收鉅額利潤;與官方政府資料來源相矛盾的公開投票程序相關資訊;謊稱某公眾人物過世或發生意外

具體示例:宣稱一個月內不需控制飲食就能瘦下 4.5 公斤的減重廣告

注意:如果您為特定成效掛保證,則必須提供清楚且易於找到的退款政策。宣稱具體成效的使用者現身說法必須加入顯眼的免責事項聲明,指出不保證一定會有成效,且成效因人而異。如果有現身說法和推薦內容暗示了結果通常如此,則必須加入第三方證詞的連結,或附上顯眼的相關免責事項聲明。對於見證說詞等健康相關聲明,我們在執行這項政策時可能會遵從當地法規。

 暗指與其他個人、組織、產品或服務有聯盟關係或受其推薦,但實際並非如此

範例:以產生誤導的方式使用或模仿政府官方網站、戳記、印章或代理商名稱

具體範例:廣告客戶模仿政府機構官方網站的版面配置和設計

 誤導或誘騙使用者進行互動的廣告

示例:廣告偽裝成系統或網站警告/錯誤訊息;廣告假冒成訊息、對話方塊、選單或申請通知;代管廣告難與其他內容區分;廣告中顯示無法使用的功能,例如假的關閉按鈕、文字輸入方塊、多重選項等;圖像廣告中含有下載或安裝按鈕;廣告採用透明背景;切割成多張的圖片;廣告中包含多張相同圖片,或是以圖片模仿多則廣告;移動和點擊箭頭

注意:動畫廣告和廣告圖庫廣告可含有模擬動畫功能或圖示的內容,前提是這些功能在到達網頁上可以運作,或是其用途可在網頁上找到。

 提供的商家名稱不是網域、廣告客戶的公認名稱或廣告宣傳的可下載應用程式

關聯性不明確

以下列出我們不允許的做法:

 宣傳內容與到達網頁無關

示例:使用關鍵字插入功能但不含相關「預設」關鍵字的廣告、廣告標題與廣告文字無關、廣告未明確指出最終到達網頁是搜尋結果網頁、廣告未精確說明使用者可在到達網頁上看見哪些內容,或者是使用過於籠統的關鍵字/濫用關鍵字

注意:使用關鍵字插入功能時,請務必納入清楚明瞭的預設廣告文字。

違規商業手段

以下列出我們不允許的做法:

 隱瞞或不實描述業務、產品或服務相關資訊

示例:利用虛假或模糊的內容誘騙使用者供出金錢或資訊;提供虛假的身分、商家名稱或聯絡資訊;將政治、社會議題或公眾議題相關內容導向您國家/地區以外的使用者,卻謊報或隱瞞您所屬國家/地區或其他自身具體詳細資訊。

 在廣告的到達網頁上,利用「網路詐騙」的手法收集使用者資訊